武器命名规则,武器型号命名规则

36

好久不见了,今天我想和大家探讨一下关于“武器命名规则”的话题。如果你对这个领域还不太了解,那么这篇文章就是为你准备的,让我们一起来学习一下吧。

武器命名规则,武器型号命名规则插图

枪械的命名方法是什么?

1、俄罗斯和苏联轻武器的传统命名方式是以武器类型为首字母,再加上设计师的姓氏。知名的AK系列、RPK和SVD等都是采用这种命名方法。 美国的武器通常以M开头进行命名。例如,M1M16和M4等。改进型号通常以AX作为后缀,如M16的第二个正式改进版本命名为M16A2。 美军的试验阶段武器以XM开头命名,如XM8。

2、常见命名规则 “三字母+二数字”:这是国产枪械命名中较为常见的一种方式。其中,第一个字母代表武器类别,如Q表示轻武器;第二个字母代表功能分类,如B表示步枪类,J表示机枪类,S表示手枪类等;第三个字母则代表装备的具体特征或用途分类,如Z表示自动步枪,U表示狙击步枪等。

武器命名规则,武器型号命名规则插图1

3、美军的武器多以M开头命名,例如枪械里的M14,M16,M4,改进型号以AX作为后缀,例如M16的第二个正式改进版本命名为M16A2。试验阶段的武器以XM开头命名,例如XM8,试验阶段的改进型以EX作为后缀,例如XM177E1就是XM177的第一个试验改进版。而商业产品的名字就五花八门了。

一文看明白美军装备如何命名

1、阿帕契(Apache):以美洲原住民阿帕契部落命名,代表机型为AH-64阿帕奇直升机,是美军现役主力武装直升机。拉科塔(Lakota):以美洲原住民拉科塔部落命名,代表机型为UH-72拉科塔直升机,主要用于侦察和运输。坦克命名 自第二次世界大战以来,美军坦克通常以将军的名字命名。

2、M1E8试制步枪的贴腮板采用钢板冲压成型,试制名称为T6贴腮板,可调节厚度,还能够收缩装入枪托内。但T6贴腮板结构复杂、耐用性差,狙击中稳定性不佳。最终定型时未采用。

3、SS109/M885要达到有效杀伤,命中目标时的弹头速度必须在732m/s以上,弹头以这个速度穿过一段距离后开始偏转,偏转时造成较大的创伤。

4、《装备》一文不仅对我军装备不甚了解,对美军装备也不算了解。大概是战争大片或宣传照看的较多,把美军特种部队和普通部队混淆在了一起。 以美国陆军一个士兵为例,ACH头盔,IOTV防弹衣,ACU作战服,一双ACB标准军靴,不算电子设备,10000人民币戳戳有余。

5、论美军“临时战斗勤务步枪”在《庸人自扰:论美军“临时战斗勤务步枪”的取消》一文中本人说过,美军这次的“临时战斗勤务步枪(ICSR,Interim Combat Service Rifle)”完全就是“刷存在”的行为。不过,“临时战术勤务步枪”确实提出了美军现役步枪的杀伤力不足的问题,但其解决方法分明是在偷换概念。

6、M16A4:全枪重77kg (30 lbs.)。M4步枪:全枪重5千克(5磅10盎司)。特点不同 M16A4:M16A4的瞄准设备包括AN/PEQ-5激光指示器、M68近战光学瞄准镜(CCO)、全息衍射镜(HDS)和AN/PVS-14夜视瞄准系统等。

各种武器命名的规则是什么?

年代以前的命名规则陆军武器:基本遵循“研制定型年份+武器装备类别”的模式,如1956年式冲锋枪、1959年式中型坦克等。空军武器:按“武器类别+序号”命名,如歼-5歼击机、轰-6轰炸机。海军舰艇:按数字命名,如051型驱逐舰、037型猎潜艇等。改进型号:以“-数字”作为标识,如56-1式冲锋枪、59-II中型坦克。

各国的军事装备命名规则各不相同,没有全球统一的标准。 F-22是美国的一款战斗机,按照美国的命名规则,F代表战斗机,22是该型号的序号,它的官方昵称是“猛禽”(Raptor)。

中国武器编号命名有其发展演变过程,不同时期规则不同。80年代前,各军种有不同命名方式。陆军采用“定型年份+装备类别”,例如1956年式冲锋枪、1959年式中型坦克;空军按“武器类别+序号”,像歼 - 5歼击机、轰 - 6轰炸机;海军使用纯数字编号,如051型驱逐舰、037型猎潜艇。

各国军队对枪械的命名方法各不相同。例如,苏联和俄罗斯的AN94和RPK是根据该国的命名规则来命名的。AN94是以设计师尼科诺夫的姓氏为首字母,加上武器类型的名称来命名的,而RPK则是以设计师卡拉什尼柯夫的姓氏为首字母,加上武器类型的名称来命名的。

中国武器的命名规则

年代以前的命名规则陆军武器:基本遵循“研制定型年份+武器装备类别”的模式,如1956年式冲锋枪、1959年式中型坦克等。空军武器:按“武器类别+序号”命名,如歼-5歼击机、轰-6轰炸机。海军舰艇:按数字命名,如051型驱逐舰、037型猎潜艇等。改进型号:以“-数字”作为标识,如56-1式冲锋枪、59-II中型坦克。

中国武器编号命名有其发展演变过程,不同时期规则不同。80年代前,各军种有不同命名方式。陆军采用“定型年份+装备类别”,例如1956年式冲锋枪、1959年式中型坦克;空军按“武器类别+序号”,像歼 - 5歼击机、轰 - 6轰炸机;海军使用纯数字编号,如051型驱逐舰、037型猎潜艇。

系列步枪命名遵循中国轻武器型号标准,核心型号有QBU - 191精准步枪、QBZ - 191自动步枪和QBZ - 192短自动步枪,具体规则如下:型号前缀含义QBU - 191:“Q”代表轻武器,“B”代表步枪,“U”代表狙击步枪,此型号为精准步枪,用于中远距离精确射击,取代88式狙击步枪。

这种命名延续了中国武器以定型年份命名的传统,采用三位数避免与早期型号混淆,“19”代表2019年,“1”可能为技术迭代序号。枪族细分的补充作用:191枪族有多种衍生型号,如短管卡宾枪(QBZ - 192)、精确射手步枪(QBU - 191)等,末尾数字用于区分不同子型号,体现模块化设计理念。

强击机(西方称攻击机)以强-X命名,X为阿拉伯数字。同样,英文字母有时用于表示改进型,例如强-5E。中国的主力强击机是强-5系列。 歼击轰炸机(西方称战斗轰炸机)以歼轰-X命名,有时也会在数字后添加英文字母表示改进型,比如歼轰-7A。

中国军备命名依据不同军种和装备类型有不同规律,具体如下:海军舰艇命名海军舰艇命名遵循《海军舰艇命名条例》,具有明确的分类规则。

国产枪械命名

1、常见命名规则 “三字母+二数字”:这是国产枪械命名中较为常见的一种方式。其中,第一个字母代表武器类别,如Q表示轻武器;第二个字母代表功能分类,如B表示步枪类,J表示机枪类,S表示手枪类等;第三个字母则代表装备的具体特征或用途分类,如Z表示自动步枪,U表示狙击步枪等。

2、具体而言,其中“QBZ”是“轻武器 - 步枪 - 自动”的拼音缩写,这体现了其枪械类型。“191”代表该步枪于2019年立项,遵循了中国枪械命名中“年份 + 类型”的规则。该枪族有不同的具体型号。包含标准版QBZ19精准步枪QBU191和短自动步枪QBZ192。

3、国产枪叫“QCQ”是按照中国兵器工业标准化命名规则确定的。其中,第一个“Q”代表“轻武器”,它是国产枪械的通用前缀,取拼音“Qīngwǔqì”的首字母。“C”表示“冲锋”,取拼音“Chōngfēng”的首字母,这表明该枪械属于冲锋枪类武器。

4、式冲锋枪是中国仿制AK - 47的首款型号,于1956年定型。虽然它被命名为“冲锋枪”,但实际上是发射中间威力弹的自动步枪,这是因为在50年代解放军战术编制中,它作为近战压制武器使用所以有了这样的名称。

5、是的,QBZ191在《三角洲行动》手游中被命名为“腾龙突击步枪”。它是游戏内的国产突击步枪型号,以下是其详细信息:基础定位:作为国产枪械,腾龙(QBZ191)以高双伤、大口径爆头倍率为核心优势,能支持近中远全距离作战,强度分级为A+,适用于普通、机密、绝密等多种关卡,像长弓溪谷、零号大坝等。

6、QCQ系列:冲锋枪的专属标识“QCQ”中的“C”可能指“冲锋枪”(Chongfeng Qiang),例如QCQ171冲锋枪在阅兵中由联勤保障部队使用。该系列武器以短小轻便、射速快为特点,命名中“QCQ”直接关联冲锋枪类型,与QBZ、QBA等系列形成互补。

导弹命名规则

中国导弹命名规则主要基于任务类型+系列名称+技术特性,结合文化寓意与战术功能,形成清晰分类体系。按作战任务与平台分类弹道导弹:陆基战略/战术弹道导弹为东风系列(DF),如东风 - 41;潜射弹道导弹是巨浪系列(JL),如巨浪 - 2。防空导弹:地空/舰空防空导弹为红旗系列(HQ),如红旗 - 9。

美国导弹代号规则:根据1963年美国国防部发布的统一命名法,导弹代号由三部分组成:第一部分:三个字母,分别表示发射环境(如A=机载空射、R=水面舰艇发射)、任务类型(如G=攻击地面目标、I=空中拦截)及导弹标识;第二部分:数字编号,区分不同型号;第三部分:改进型号字母代码,如A、B等。

不同国家的核导弹编号规则不同。美国采用1963年统一命名法,核导弹编号由三部分组成,即发射环境+目标类型+导弹(字母)+数字编号+改进型字母。比如“LGM - 30‘民兵’”,其中“L”代表地下井发射,“G”代表对地攻击,“M”代表导弹;“UGM - 133‘三叉戟’”,“U”表示水下发射。

在命名规则方面,传统规则中东风 - 341系列按研发顺序递增,而东风 - 61直接跳过“东风 - 51”编号。其中,“6”代表第六代战略核导弹,“1”为首型型号,这标志着中国战略武器技术实现了代际突破。在技术特点上,东风 - 61有显著跃升。

今天的讨论已经涵盖了“武器命名规则”的各个方面。我希望您能够从中获得所需的信息,并利用这些知识在将来的学习和生活中取得更好的成果。如果您有任何问题或需要进一步的讨论,请随时告诉我。

最新版权声明:本文内容由互联网用户自发贡献,该文观点仅代表作者本人。本站仅提供信息存储空间服务,不拥有所有权,不承担相关法律责任。如有侵权请联系删除!站长邮箱:194375642@qq.com